欢迎访问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

“孔子仁爱思想的当代价值”——入党申请人第四小组专题学习

来源:发布时间:2018-12-20浏览次数:1722

201812月1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刘灿和梁方朦为基础学院入党申请人第四小组带来了关于“孔子仁爱思想的当代价值”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专题小组学习。

“爱人”是孔子仁爱思想的基本而其具体含义则包含文本的原始构成及历史作用,抽象含义则具有其现代意义。不同的人会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其中大致包括:强调生命珍贵及人的主体地位;亲亲,与法治社会不相符却在当时有一定的作用;泛爱众,由近及远,由亲及疏。对于“礼”我们需将其内化为道德自觉,从主体内心出发的思想,“遵从外在与遵从内在有机地结合”,这就是“礼”的生境。对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主体性原则甚至是国际关系,都要用到“礼”,因而提升个体的道德修养有重要的学理任务。

随后,梁方朦学姐给大家讲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体指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要兼顾他国的利益,真正的共同体与虚假的共同体相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和社会信息化势必导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产生。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存在问题,人类面临巨大挑战,这也是我们现今须将其发展落实的原因。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和发展过程大致为:2012(十八大)(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博鳌亚洲论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十九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8.10(第八届北京香山论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生态和谐、为国际和平事业、为变革全球治理体系、为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中国将绿色纳入五大发展理念,并将深海、互联网等项目做了多项研究。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一支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要将共赢共享进行到实践中去,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在文化方面也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此次小组学习令成员们收获颇丰,同学们对孔子的“仁爱思想”的现实意义以及最近的热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同学们表示,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会牢记仁爱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两个概念,结合自身发展,为社会和国家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学习现场

认真听讲的同学

合影留念





供稿:黄天爱

摄影:周鸿磊

审核:陈君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