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

陈凯先院士做客“创∙新上理”论坛并作首场报告

来源:基础学院发布时间:2020-12-29浏览次数:186

  1228日晚,基础学院报告厅师生济济一堂,聆听中科院院士、前上海市药物研究所所长、原上海市科协主席陈凯先研究员作学术报告——浅谈科创思维能力培养。陈凯先院士从当代生物医学创新发展态势的视角,围绕报告主题,从生物医药创新前沿和我国发展态势、对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对青年学生的希望三个方面展开。

陈老师以生命科学的三次革命开篇,描绘了生命科学发展的五大趋势,指出当前生命科学进入了各种学科、各个领域应用的“汇聚”时代,并且具有“数字化”、“系统化”、“工程化”、“成果转化加速”等趋势,前景广阔。同时,生物技术的不断创新引领药物的研发,如生物数据整合的精准医学路径为个体“量身定做”个性化预防、诊断、治疗的医疗模式,以及在大数据时代使用药物开发中最热门的AI驱动模型,有助于改善临床失败率等。陈老师对于这些新技术、新药物、新学科的发展娓娓道来,启发同学们认真思索如何开展创新实践,怎样在大家束手无策之时开辟新的道路!

作为我国药物分子设计前沿领域的重要开创者之一,陈凯先院士长期致力于新药发现和药物研究开发,积极推动我国创新药物研发和药物创新技术体系建设。陈老师结合自身专业背景,指出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打牢知识基础,重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因为只有从基础研究中才能孕育新的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难题,实现从“0”到“1”的突破。从发展进程上看,我国药物研究和产业发展已经从“跟踪仿制”走向“模仿创新”,正向“原始创新”的新阶段迈进。其次,要重视学科交叉。陈老师以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发现核酸双螺旋结构为例,说明不同思想的冲击、不同学科的交叉能够激发重大的创新灵感。他又以基因编辑技术、抗体药与化学药的结合、基于DNA修复损伤机制(DDR)药物、AI与药物设计的结合等为例,启迪大家不要拘泥在自己的小天地,和更广泛的学科范围接触,得到启发,不仅能够产生更多的活跃的思路还可以大大减少无效劳动,提高思维效率。此外,他还建议大家研究创新策略、制定创新设计与优化的平台;重视传统文化宝库、走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道路寻找创新灵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从实际出发走科技自立自强之路。

互动交流环节中,同学们分别围绕个人发展道路、专业选择、医工交叉、新冠药物及疫苗研发、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与陈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与会师生们听得全神贯注,讲座中既有关于生命科学发展总体趋势的宏观阐述,又有基于生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合作的药物设计技术的个案分享。陈凯先院士深入浅出的精彩讲解、谦卑低调的人格作风以及他身上蕴藏着的自主创新的拓荒精神,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师生。最后,陈凯先院士寄语大一学生志存高远,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锐意创新,建设“创制强国”。

基础学院历来重视大一新生的创新教育,除“面上覆盖”和“点上突破”之外,更重视价值探索。“创∙新上理”论坛是基础学院开发的新的文化品牌,旨在通过高质量的学术报告和学术研讨,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最广大学生群体的创新抱负和创新潜质,实现大学生科创思维能力的培养。



陈凯先院士作报告



本科生院(基础学院)